這次日本大震災,我看到了什麼?……
圖/達姆 |
我想這可能是許多國人心中的一個假設。當然,我們都不希望假設成為事實;不過,會有這樣的假設,表示我們關心類似的問題,或許也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。至少,對台灣,我想這是好的。
地震引發的海嘯,造成的災害,還在擴大中。福島核能發電廠的問題,至今(18日)未能解決。然而,我個人堅信日本一定可以度過難關,可以再站起來。
怎麼說呢?根據什麼?
先就媒體來說:地震前,報紙幾乎天天有批評菅內閣的文章,攻擊民主黨的不是;也常作民調,企圖以數據告訴菅直人他多麼不得人心,「逼」他趕快下台。許多日本媒體朋友「鐵口直斷」菅內閣撐不過三月,因為總預算過不了,除了解散國會,就只有下台一途。就當下的情況而言,菅首相不會也不能解散國會,因為重選,民主黨穩敗無贏。
電視的政論性談話節目,也大多不站在民主黨這邊,直陳高速公路無料化的不當,帶來塞車,大眾運輸工具無人乘坐,進而減班撤路線,又造成地方居民的不便等等。批評執政黨外交失敗,沖繩美軍基地問題、北方四島問題、釣魚台事件……把執政黨批評得一無是處。
在野黨見縫插針,大事不用說,連小事也用放大鏡檢視。前外相前原誠司因收受外籍人士數十萬現金被迫下台。類似情形以往也發生過,頂多道歉了事。因為日本有許多韓籍人士,雖用「日本」姓氏,其實還是韓籍;而且現行政治獻金辦法,並無非填寫國籍不可的規定,接受者也不會詢問對方國籍。相當多的是直接匯入帳戶,此外,有的已是第二代第三代,從小一起長大,誰會想到竟然是外國人!就在3月10日左右,菅直人也被爆接受外國人獻金,在野黨正準備大張旗鼓,展開攻擊之際,發生日本戰後最大的災害。
災後這一星期,媒體客觀報導災害情形,呼籲如何幫助災民,除了零星微微譴責之外,可以說見不到攻擊、謾罵政府的字眼。最多的是資訊的提供,每天有災情統計、停電區域與時間、福島核能發電廠最新的「發展」情形。《讀賣》、《朝日新聞》的社論也一改以往批評政府的辛辣筆調,改為提供看法、解決之道的參考。
電視的談話性節目,以往政論節目不見了,最多的是以針對救災、核能電廠為主題。來賓都是學有專精的人士,針對測得的數據說明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影響,不會使用情緒性用語,做無謂的攻擊或批評。我想這些專家學者不可能是在「指導」下如此口徑一致的發言。
官房長官枝野最初三天,每隔一小時開記者會,說明最新狀況,讓全國民眾了解現況,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恐慌,或誤信流言,搞得人心惶惶。電視畫面上枝野的疲累寫在臉上,眼袋一天比一天擴大,大家知道政府真的在為人民做事。
菅首相坐鎮東京,未曾離開東京一步。沒有人認為首相必須親臨災區。大家知道在這個時候怎麼做、做什麼對日本最有利!
在野黨幾乎全部銷聲匿跡了。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!如果有人將國內每次發生災難後的報紙、電視畫面和日本這次作個對照,會是強烈的鮮明對比。台灣、日本的差異在哪裡,一目了然。
災後沒有電視記者直接採訪受災者,問:你現在的感受如何?
當然不見大批記者湧進災區,試問:大批記者、「看熱鬧的」民眾挺進災區,對災民有幫助嗎?為什麼台灣每次一有災害,這樣的畫面一再「重演」?
地震幾天過後,少數記者進入災區採訪,受訪者皆相當壓抑、自制。表情掩飾不了心中的悲痛,可是沒有痛哭哀號,強烈指責、攻擊的字眼。有的家毀人亡,剩下自己獲救,依然感謝!感恩!
有不少小學、中學的學生,部分傷亡,部分獲救。面對鏡頭,生存者感謝獲救;而不是指責「害死」了多少人。有一個小學只剩下四個畢業生(日本,三月是畢業時節),在避難處舉行簡單的畢業典禮,校長自責沒有照顧好學生,家長眼眶含淚依然深深感謝學校六年來的照顧,感謝學校的援助才有學生存活下來。天災沒有擊垮他們,反而使他們的心更緊緊的連結在一起。看著那樣的畫面讓人動容、流淚!
這幾天出自災民、受訪者,最常聽到的是「頑張れ!」﹙加油!﹚和「ありがとう!」﹙謝謝!﹚災民只提出希望獲得什麼援助,需要什麼物質;沒有強烈指責政府的不是或無能。
平常,儘管大家意見分歧,吵吵鬧鬧,但是面對國家遭逢大變動、大災難時,馬上捐棄己見,團結一致,克服困難,這是日本人無形的最大資產,值得驕傲的地方。
無疑的,這次東北關東大震災,是日本戰後遭受到的最大災難,打破不怕海嘯侵襲的神話,將會改變許多日本人的思考模式、應變措施。我知道他們需要一段相當的時間療傷、復健;不過,從他們的表現,我個人堅信日本可以很快就站起來的。
經過這一次天災的洗禮,日本將會再一次脫胎換骨,以全新之姿重新站上世界的舞台!
Published by 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