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員靠青春賺取合理報酬。但大多數運動種類,「青春」時間有限,換個環境,未嘗不是壞事。只是吳珈慶卡...

運動員靠青春賺取合理報酬。但大多數運動種類,「青春」時間有限,換個環境,未嘗不是壞事。只是吳珈慶卡在成為我方首位「輸出」到大陸的選手,轉換國籍的敏感,會讓楚材晉用的積極面失焦。

世界很大,但運動圈子並非無限制的,運動員會尋求在有限的青春歲月,取得對自己最有利的環境發展。過去,我們接收(引進)了大陸女桌好手陳靜等人,就是「輸入」的例子。

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桌球賽,她代表中華隊拿了銀牌與五百萬台幣獎金,四年後雪梨奧運銅牌,又是三百萬入袋。但二○○三年,她又回大陸華南師範大學攻讀運動心理學博士,畢業後擔任副教授。現在是大陸桌球國家隊心理科研小組一員。

舉重黎鋒英原是大陸選手,她「嫁」來台灣,與夫婿鍾永吉的兩岸姻緣成為佳話。但最實惠的是雪梨奧運銀牌,以及五百萬獎金。

旅美、旅日職棒球員一個個被國外球探、球隊挑走,已超過百人,更是人才流動的例子。就一如巴西足球員,頂尖的全在歐洲踢球,一樣的道理。

吳珈慶的轉籍,卡在由中華民國換成大陸,又是天字第一號,那種說不出的「酸」,在很多人心中發酵。

但換個角度想,台灣人才如果不夠多,還真談不上「輸出」。

RSSリーダーで見るために変換しています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uckO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