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心起雲劑污染食品令人驚覺,標榜天然口味,其實常來自人工合成。學者表示,外食族一天可能吃下30種的食品添加物。趁塑化劑污染風波,國內也應該檢討,是否要大量依賴純粹增加賣相、色澤的起雲劑、色素、香料等添加物。
喝了那麼久的運動飲料,很多人從來不知道,其中添加了「起雲劑」,才讓飲料看起來「霧霧的」。弘光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教授陳玉舜表示,類似像起雲劑這類食品添加物,其實只是為了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欲,「不加也不會怎樣」,擔心不均勻,使用前搖一搖就能避免沈澱。
隨便一種市售的包裝餅乾,標示就有六種添加物。陳玉舜說,外食族一天吃下30種以上的食品添加物,絕對不誇張。
他舉例,民眾自己在家DIY的優格看起來稀稀的,不像市售產品很濃稠。因為這類優格、酵素飲料裡常添加果膠,才會看起來「糕糕的」(台語:稠稠的)。另外,製作火腿、肉鬆時,常會添加大豆、小麥等植物性蛋白,做為增量劑,民眾吃到的肉鬆,其實肉的比重可能不到60%,業者才能壓低製作成本。
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也說,防腐劑等添加物有些是食品加工過程必要,但從這次黑心起雲劑事件,應該檢討是否過度依賴食品添加物。像是化學合成的色素、香料,比天然香料、色素成本低,「以假亂真」可以欺騙消費者的眼睛,卻可能危害健康。因此顏色過於均勻、漂亮的軟糖、果乾、蜜餞,他絕對不吃。
陳玉舜則絕對不買散裝蜜餞、梅干菜、豆腐乳、蘿蔔乾、筍乾等醃漬物,擔心店家製作過程反覆加入防腐劑,這樣一來,「今年賣不完,明年繼續賣」。
Published by 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