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移民林宏宗落腳紐西蘭,做過貿易、導遊、開製麵廠,最後改行務農,在奇異果生產履歷與產銷制度下,果農要上課,還要用電腦管理,但是這些付出也讓他如願加入富農行列。

林宏宗告訴中央社記者,他大學讀的是資訊,以為可藉此打出一片天,敲鍵盤、玩滑鼠的手,從來沒有幹過農活;繞了一大圈,他才體悟到,在以農立國的紐西蘭,只有投身農業才能立足,他不愛養羊,決定種水果。

透過仲介買到第1座奇異果園,他向果農友人拜師,參加果農共同投資的奇異果包裝廠所安排的課程,從頭學起;前3、4年,他不僅要面對果園收成欠佳,一直在燒錢,還要處理台灣家人的不諒解。

這一切都過去了,林宏宗變成「果農喬治」。他說,賣掉第1座果園後,他買進風土條件較佳的第2座果園,逐漸上軌道,日子總算比以前好過,爸媽在親友前抬得起頭,願意到紐西蘭探親。

「果農喬治」種的是綠色奇異果,他說,收入一部分來自賣水果,另一部分奇異果行銷公司的持股分紅,每年可以分紅7%到8%。過一陣子他打算改種黃金奇異果,因為價格俏,可以賺更多錢。

「果農喬治」看著果藤結實累累,可不能想採就採,他得要提前2週向政府實驗室預約派員到果園90顆樣品,經過10道手續檢驗奇異果的熟度、糖度、色澤、尺寸是否達標,藥檢合格,再挑個好天氣,陽光曬乾果皮上水氣,才能採收。

另1名果農霍頓(Keith Holdom)不必理會噴藥這件事。他說,自從4年前的有機農業「啟蒙」課程後,他自製綠肥,堆肥筒裡的蚯蚓、防風籬下的真菌,是他的得力助手,果園的病蟲害與雜草管理,一切效法自然界的生物調節機制。

不論種什麼,總是要看天吃飯,紐西蘭種奇異果,果農還得學會電腦管理,大約2700名奇異果農從獲得認證開始,成為紐西蘭奇異果國際行銷公司的一員,股東即農友,就得和電腦打交道。

許多人像果農喬治、霍頓一樣,上課受訓後,就得上網替奇異果寫生長紀錄,上網查詢生產品管各階段的檢驗報告,果實收成後交由包裝廠品管,整個過程像奇異果選美,電腦自動分級、人工輔助,最後安排不同的冷藏溫度與出口船期。

進入4、5月的農忙時期,果園迎來印度外勞,手工採收,包裝廠也僱用大批打工的外國留學生,其中有名台灣學生王同學趕搭打工簽證熱潮,從台灣到紐西蘭。

他說,時薪紐幣13元 (折合新台幣約310元),扣除住宿吃飯所剩不多,換來奇異果品管包裝經驗,很特別。

那麼,果農能賺到多少錢呢?瓊絲(TrishJones)聽到台灣不時傳出柳丁、香蕉、芒果果賤傷農,消費者卻沒買到便宜水果的事情,心有戚戚焉。她種綠色奇異果23年,也碰到果農搶收搶種、果價崩盤的壞年頭。

1995年之前紐西蘭奇異果農也曾惡性競爭,自傷元氣,促使紐西蘭民眾透過公投,建立所有奇異果農共享的唯一行銷品牌,如今瓊絲每年每公頃果園的利潤是紐幣2萬元(折合新台幣約47萬5000元)。

對紐西蘭奇異果農夫來說,價格是最實在的事情,種奇異果,日子有保障。

RSSリーダーで見るために変換しています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uckOrz 的頭像
    ChuckOrz

    網路行銷DIY

    ChuckO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